查看原文
其他

痛别!又一巨星陨落……

极目新闻 2022-05-10

据光明日报 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电磁场理论和天线设计专家陈敬熊,因病医治无效,于3月16日在北京逝世,享年101岁。

他是我国第一代航天人,为我国“东风一号”导弹装上锐利的“眼睛”,让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第一代导弹;他参与第一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“红旗一号”制导站天线建设,使该天线性能实现质的飞跃;他牵头负责我国导弹防御系统多个雷达建设,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。


陈敬熊1921年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个商贾之家。按照当地传统,很多孩子从小便走上辍学经商的道路。

陈敬熊认为“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”,他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。

父亲支持陈敬熊的想法,决定送他出去上学。“好好读书,将来靠自己的本事吃饭。”父亲的话一直激励着他。

少年时期的陈敬熊,在数学方面展现出过人天赋,每次考试基本都是满分。凭借优异成绩,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。毕业后,他被分配到华东邮电管理局工作。

1957年,国防部一纸命令,将陈敬熊调到国防部五院二分院(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前身)工作,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人。

刚刚踏入“航天大门”,陈敬熊就接到一项重要任务——研制“东风一号”导弹天线。

当时,有关国家对关键技术问题守口如瓶,国内根本没有可借鉴经验。外界质疑声不断:“‘赫兹势位法’是目前世界上应用广泛、比较成熟的算法,想要挑战权威,简直是天方夜谭!”

陈敬熊偏不信。

“科学有险阻,苦战能过关。”一次次测量数据、科研论证,一次次试验失败、苦苦求索……陈敬熊用无数枯燥的图纸、试验、报告和方案组合成梦想的翅膀,托举“东风一号”飞上蓝天。

陈敬熊提出的“麦克斯韦方程直接求解法”,为导弹天线设计提供科学理论依据,成功打破国外专家关于天线设计的理论限定。这种科学算法,也有效推动了“红旗一号”导弹天线的成功研制。

当时,美军U-2高空侦察机肆意侵入我国领空,钱学森“点将”陈敬熊,让他带头攻克“红旗一号”导弹天线误差问题。

1965年7月的一个午后,钱学森在办公室约见了陈敬熊。他刚一进门,钱学森便直奔主题:“我想让你将这个关键技术攻克下来。”接到这个神圣任务,陈敬熊内心激动不已。

回到研究所,陈敬熊既高兴又担忧,高兴的是能够在擅长的领域施展才华;担忧的是此次任务难度极大,如果解决不了导弹天线误差问题,就对不起组织和领导的信任。
 
受领任务后,陈敬熊马上成立科研攻关小组,开展上百次试验和理论分析,终于找到天线产生误差的原因。1966年,“红旗一号”列装部队。凭借在天线理论和制导雷达天线设计领域的突出贡献,陈敬熊于1987年荣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,1995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。

先生一路走好!

来源:光明日报、新华社

编辑:黄琳
审核:苏争

疫情相关信息查询

第一步

关注极目新闻微信公众号

第二步


进入公众号后

点击【码上到家】菜单栏 

即可查询疫情相关信息


①点击【核酸检测结果】即可查询

核酸检测结果


②点击【密接查询】即可查询

是否为确诊者同行同乘密接


③点击【各地防控措施】即可查询

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


点击【每日疫情总览】即可查看

各地疫情最新信息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